close

「那是一種習慣,一種訓練。」姐姐說著,我也突然明白了。

這些日子,我開始看些有別於好萊塢式的電影,常習以為常的節奏快、鏡頭變換快、故事明確、首尾呼應,在這些電影裡可能是沒有的。

因此當有人問起:「妳不是去看《聶隱娘》嗎?好看嗎?」我常停頓難以回答。我無法去定義一部電影好看與否,更無法僅用我的方式去定義它。每一部電影都有原創者的立意,也許沒有,就讓觀影者衍伸或臆測它的意涵。但每一部電影,有它想告訴你的部分,有它被創作出來的必要性。


如果,你習慣以好萊塢式的「好不好看」、「看不看得懂」(這又是另一個層面的問題),比如在戲院會不會睡著、看不看懂它在說甚麼,我只想說,這本質上不同,更遑論比較這些提問。

我也在練習,在習慣以另一種態度和視野去看一部非好萊塢式電影,我可能也常覺得似懂非懂,但是我喜歡它讓我在映後去探求不懂的背景知識、去沉澱自己的情感,去思索電影裡傳達著哪些訊息,儘管我也還在累積著此時期的缺乏與不足。

只是在尚未明朗而感到懵懂的時候,給自己一次接觸,何嘗不是一種開放的契機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子尋 的頭像
    子尋

    夜色咖啡館

    子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